老師說,認同是從與他者互動的過程中才會有感覺的
認同也有可能是多重認同
上學期我聽得懂,但其實沒有真的很瞭解
暑假去了一趟越南,這回可深有同感了

Sea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閱讀文章:Eddie C.Y. Kuo,”ETHNICITY, POLITY AND ECONOMY: A CASE STUDY OF THE MANDARIN TRADE AND THE CHINESE CONNECTION”


1985的柑橘事件,因馬來政府的評估錯誤而造成具大的損失。馬國內華人消費柑橘巿場規模巨大,馬來政府欲以直接貿易取代原有華商柑橘貿易網絡賺取利益,未料華商網絡關係穩固且具有彈性;又以為柑橘在華人的文化中意義深遠,華人對柑橘消費需求及替代彈性小,但其實華人對柑橘的需求及替代彈性是很大的(有意義卻不是不可或缺)。後文將進行簡單的評析。

一、文化中的工具理性成份
對於馬來穆斯林而言,不能吃豬肉,就是只要與豬相關的食物都不能接受。但馬來穆斯林一定不知道,華人有因宗教(佛教)而吃素,但素食餐飲卻可變化出各式幾可亂真的假葷式素食,一樣是吃素,但好像在吃葷;類似的表現如祭拜神明,華人對於神明的信仰方式也具有工具理性的特質;再者如同柑橘對華人的意義,雖然象徵黃金,象徵幸運,象徵大吉大利的好兆頭,但並非不可取代或不可或缺。

Sea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Sea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回家
作者:張慧敏

改編台灣老兵高秉涵人生真實故事。高秉涵的父親因政治被謀殺,其母宋書玉在擔憂長子安危的氣氛下,將13歲的秉涵送往南方,希望秉涵能在國共內戰的氛圍中,仍可藉由在國軍辦理的學校裡安然的完成學業。

然而秉涵卻因此陰錯陽差的成了小學兵,沒有讀到書卻吃盡苦頭,後來一路跟隨國軍到台灣。舉目無親的秉涵曾流浪台北街頭以乞為生,後來因其不放棄求學的志氣,在建中完成初中、高中等教育,最後是從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畢業,從事國軍法官的職業。退休後是一名古道熱腸的律師,最常辦理的工作是幫老榮民完成遺願-送骨灰返鄉-總計達五十四名。

這本書是真人真事改寫的小說,裡頭有些故事很感人,我幾度落淚。會引發我的感動,一方面是我在二十八歲才離開家裡到暨大求學,小時候老希望離家,長大了反而常會想念家裡;另一方面,也是最重要的因素,我是移民第三代,對於我的爺爺也許也是坐在某艘難民船上,這麼一路逃出來的,想到這裡我就會很難過。

Sea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黎明、張曼玉主演


以鄧麗君的一首甜蜜蜜,做為1987年-1995年中國內陸、香港、台灣、東南亞及紐約華人的共同集體記憶表徵;來自天津的黎小軍與廣東李翹兩位主角,在香港追求「進步」、「理想」、「工作機會」的自身故事,則訴說著當代華人移民為「追逐現代性」而四處遷徙的故事。一首歌,兩個主人翁,見證現代化城巿發展的興替交迭。


 故事中,1987年英殖民下的現代化城巿-香港,影片以「人多、車多、高樓多」、「充斥著很多外國人與來自內地各省的中國人」、「小偷(發展過程中的附屬品,傳統社會沒有個人所有權的概念)」、「黎小軍初來香港便獨立擁有一間雖然房間破舊,但光線充足、具有現代化衛浴設備的個人套房」、「天津沒有的麥當勞」、「學英文就有工作機會」、「銀行的提款卡」、「卓別林的影片正在發燒」來鋪陳當時的發展情況。然而當時發展中的香港城巿,雖然是大部份的大陸人對現代性充滿無限想像而來的地方,然而其實城巿中亦充斥著傳統與西方現代價值觀交織的矛盾感。例如,姑姑要小軍不要叫她姑姑,要叫她Rosie,但姑姑死後卻又認為小軍是必須且唯一繼承她身後財產的親姪兒;李翹用華人的拚搏精神努力的累積提款卡裡的數字,為的是讓廣東家鄉的母親日後有高樓可以住,當她以辛苦賺來的錢,用西方資本家投機手段想換取更多財富時,忽然股巿大跌,存款剩下十位數,於是她嫁給黑道大哥,希望用自身的幸福換取未來的財富,但母親卻來不及住她回家鄉蓋的大樓;大部份的華人都喜歡鄧麗君的歌聲,但來到香港的大陸人卻因為不想讓人家知道自己是老土的大陸人,而不能承認自己喜歡鄧麗君。

Sea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